【聯合報╱編譯中心綜合1日電】

   學界正醞釀「顛覆」數千年來被視為金科玉律的圓周率(pi)。他們認為,為了教學便利及合理,圓周為直徑3.1416倍的圓周率,應改為兩倍(2pi,約6.28)來使用,並把這個新數學常數取名為「tau」,還在今年6月28日在全球舉行慶祝「tau日」活動。


  猶他大學數學家帕萊(Bob Palais)2001年最先提出這個概念。他撰文指出,他的意思不是圓周率計算錯誤,而是因為數學上處理圓周問題時,圓周率並非最有價值的數字。他主張把圓周率改為等於6.28,但後來追隨他的數學家寧願給它另取名字。


  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數學家休斯敦(Kevin Houston)把帕萊的概念發揚光大。他製作了在社群網站「YouTube」公開的錄影,說明為何使用「tau」優於「pi」,尤其是運用在幾何學、三角和高等微積分處理圓周問題。


  休斯敦指出:「數學家計算角度(angle)時,通常不用度數(degree)而用弧度(radian)表達。一個圓周有2pi弧度,這表示,四分之一個 圓周就是半個pi。四分之一相當於一半,聽起來很荒唐。如果用tau就不同了,四分之一個圓周就是四分之一個tau。這不是既合理又好記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圓周率 tau pi
    全站熱搜

    chint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