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複習想複習一遍就成功,因而違背理解、記憶的規律,效果反而大打折扣,這是一般學生的通病。近年來無數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都證明:一般學科以做三輪複習效果最佳

 

第一輪:全面系統複習

按照複習綱要規定的範圍和要求,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對基礎知識進行辨別分類以劃分主與次。根據自己平日學習的實際情況,找出掌握知識的薄弱環節,在分清主次、找出薄弱環節的基礎上,進行全面而有系統的複習。理科要在溫習基本概念、公式、定律的基礎上,複習並重做已做過的典型基本練習;文科則要全面溫習基礎知識和理論。正如捕魚一樣,要先撒網,撒得越大捕到魚的機會也越多。這一輪複習重視「全面系統」,不要過早進行深入理解或牢固掌握,而要先綜觀大局,喚起理解、記憶,為第二、三次的複習打好基礎。

 

第二輪:重點深入複習

按複習綱要分單元逐一剖析思考,並穿插練習一些中等難度的半綜合題。在基礎知識與理論方面,要抓住重點知識,並找出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進而有系統地掌握知識;在基本訓練方面,要抓住同類型的綜合題,進行重點練習,力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發展思維、開拓思路。這一輪複習不用面面俱到或貪多求全,一定要平均用力。透過加深對重點知識的理解,掌握一般性的知識,多加練習,但切記不可陷入「題海戰術」,要精選題目力求一題多解,以少勝多。以物理課力學部分為例,要重點抓住牛頓定律,就要透過複習,掌握每個定律所表示的物體受力情況與運動情況,以及物體間作用的相互關係。要把對物體受力情況的分析作為複習和練習的重點,對幾種典型情況進行分析討論,做到深刻理解、清楚認識,並熟練物體受力情況的分析方法。在牛頓的三個定律中,又以描述機械運動的第二定律為主線,理解物體受力不均衡是普遍的,而平衡是相對的;物體受力不平衡就會改變運動狀態,獲得加速度,這就是牛頓的第二定律。

總複習的第二輪是關鍵階段,一定要致力於掌握。並應注意不要變成第一輪複習的機械重覆,也不要與第一輪複習脫節,突然將內容和難度提高太多。第二輪複習既要與第一輪銜接,還須適當深入,這就是第二輪複習的科學性所在。

 

第三輪:綜合複習、練習

在基本理論方面,對照複習綱要,按課本順序把該學科的知識連結起來,全面、系統、深刻地掌握知識體系;在練習運用知識方面,系統整理過去做過的練習,力求找出解題規律和各種類型練習之間的聯繫。如物理課中力學、熱學、電學、光學之間的聯繫,數學課中代數、幾何、三角之間的聯繫,在此基礎上透過典型的綜合練習來提高靈活運用綜合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力求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然後,做一些考試類比練習,或參加模擬考試,為應考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三輪複習各有側重,但也密切相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由單項到綜合,一步步地把知識統整起來。其他學科如語文、外語等,特別是作文練習,要因科、因人制宜,靈活掌握以講求實效。

 

唐朝大詩人杜甫,年輕時代曾寫過一首〈望獄〉,最後兩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意思是說,當你登臨泰山絕頂之後,周圍的群山就會拱拜腳下,變得矮小。功課經過三輪複習之後,書就會由厚變薄,知識就會由少變多。一提到某一方面的知識,就會立即想到它是屬於哪一體系,如何組織回答;一遇到某一問題,就知道屬於哪一範圍,該運用什麼知識,透過什麼途徑來解答。這樣難題就很容易解決,而有眾山變小的感覺。


複習必須突出重點、難點,又要面面俱到。有的同學怕下功夫,總想少複習一點,自己認為不重要的就不複習,這種主觀臆斷往往和考試內容不相吻合。我們常常聽到有的同學在考後說「我讀的都沒考,考的都是我沒讀到的」,這種押一漏萬的複習,自然不會取得好成績。即使有的同學偶爾押對題得到高分,也只是一時的僥倖。憑小聰明應付考試,抱著投機取巧的想法參加考試,只是欺騙自己,遺害無窮。

 

 

arrow
arrow

    chint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