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1 指定科目考試趨勢分析──壽山高中/王偲宇 老師撰寫

民國 101 年的指考歷史考科,其考試內容與方向仍多取材於九五年的歷史暫綱,主要概分為高一上的臺灣史部分、高一下的中國史部分、高二上下的世界史部分以及高三上下的選修歷史專題部分。除了高三選修歷史專題部分外,其餘考試範圍皆與學測相同,然而當中亦不難發現仍有所差異,因此,在準備指考歷史考科時,還是必須與先前學測社會考科的歷史部分有所區別。

由於大考中心歷史科研究用試題只有提供至 99 年,因此,僅就 9899 兩年來看各冊的分配比例,不難發現的是,第二冊中國史的比例所占最多,當然也可能是將五、六冊的取材來源歸納到第二冊當中,因此,針對 101 年指考,第二冊中國史仍是不可輕忽的重點冊次。其次,就是第一冊臺灣史的重要性,緊接在中國史之後。另外以第四冊世界史(下)近代史較為重要。至於第五、六冊選修歷史部分,所占比例都不高,兩冊的試題數量約莫與前面任一冊相近,因此,在準備上能夠彈性處理,甚至可以結合第二冊中國史來加以應用。

98 年到剛考完沒多久的 101 年學測試題中,針對高中歷史前四冊的重點取捨,不難發現一些值得注意的軌跡。例如:這四冊的題數分配上,仍以第二冊中國史所占比例最高,其次則是第一冊臺灣史,而第三、四冊的世界史則多有波動,有時兩冊合起來的題數與臺灣史、中國史形成三足鼎立,但當此情形出現而受到批評時,多半下一回又會將兩冊的題數增加,回到四冊比例相當的情形,這是值得注意的現象。

複習精要

第一冊:臺灣史

單元一:早期臺灣

(一)應注意臺灣的史前歷史以及十六世紀末以前就已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有關臺灣原住民的了解,重點應放在荷據時期前夕的社會與文化特徵。並且需注意臺灣地理位置的特色、十六世紀中葉以後東亞情勢的變化、以及臺灣被導入「世界體系」的過程。

(二)關於荷、西時期臺灣的變遷與發展,重點應放在臺灣與世界的初步接軌、荷據之下臺灣島上各民族的互動。

(三)鄭氏政權的重點應放在鄭氏進取臺灣的背景、鄭氏三代治理下臺灣的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建樹,並應認識鄭氏政權的對外關係以及與清朝交涉的始末。


單元二:清代的長期統治

(一)注意清代治臺的政策與措施。強調「開港」以前臺灣的「帝國邊陲」特色,消極的統治政策與特殊的行政措施。必須注意因應人口增長、土地開發、實際統治範圍的擴大,所作的行政區劃與機構的調整,也要注意清朝統治時期的經濟活動及其變遷。農業方面則以土地開墾、水利建設、主要作物為重點。

(二)留意此時期不同族群間的合作與衝突,以及各種族群的文化活動與生活內涵。例如:衝突的部分要注意抗清事件、原漢衝突、分類械鬥、幫會與盜匪等問題。此外,臺灣是移民社會,士紳階層的形成,因地區的不同而在時間上有所先後。士紳的文化與生活受到中國儒家大傳統的影響,可注意中國文化在臺灣的傳布。

(三)注意十九世紀後期,臺灣遭到的衝擊與清廷和臺灣士民的因應之道。外力衝擊的部分包括 1860 年代初的「開港」通商、1871 年的牡丹社事件與 1874 年的日軍侵臺與 1884 1885 年的清法戰爭。而清廷的對策包括「開山撫番」與建省、政府主導的近代化事業,尤其臺灣政、經中心的北移亦是必須注意的重點所在。


單元三:日本統治時期

(一)重點放在日本領有臺灣的過程、統治方針的改變以及臺灣居民的反應。首先需注意日治時期的軍事鎮壓與警察制度等壓制性作為,其次應注意殖民統治政策的變化以及臺灣人的非武裝抗日運動,此外,更要注意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基礎建設和經濟發展。

(二)重點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社會狀況、傳統文化的延續與新文化的發展。其中,社會方面可留意新型態本土知識菁英的形成,及其對社會的影響,如領導殖民地反抗運動和各種思潮的鼓吹與傳布等。殖民地社會有其特色,可注意日臺社群關係、差別待遇、階層結構、習俗改良等。

(三)關於殖民政府在臺灣推動的南進政策、皇民化運動與工業化三項政策,需注意日本帝國之「大東亞共榮圈」的構想以及臺灣人民對皇民化運動的反應。


單元四:當代的臺灣與世界

(一)了解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的過程。內容以內政、外交及兩岸關係為重心,例如:二二八事件、長期戒嚴、韓戰,以及冷戰等,其中重點可以擺在民主化的歷程。

(二)了解臺灣六十年間的經濟發展與來自內、外因素的挑戰。需注意包括政府的政策與民間的成就,並應凸顯臺灣經濟的特色。

(三)注意政治理念、工業化、都市化、所得變化、人口與家庭結構等重大現象對社會和生活型態的影響。另外也需注意近四百年間臺灣文化的變遷,例如:戰後的文學與藝術的發展。


第二冊:中國史

單元一:華夏世界的形成(遠古、三代至秦漢)

(一)了解新石器革命的歷史意義,並選取最重要的幾個早期聚落文明,分析其自然環境、聚落型態、社會組織,其重點可放在中國傳統文化源起的部分,需注意幾個重要的早期文明遺址,了解夏、商等古代國家的形成和發展。

(二)關於周代的封建體制,重點在於了解宗法與禮樂的意義、「貴族」(包括國人)的地位與觀念、「平民」的處境與生活,以及在此體制下的生產情況。關於春秋以來禮崩樂壞與政治、社會、經濟的巨大變遷,必須注意階級社會的瓦解、平民的崛起、土地私有制形成,以及工商業發展等重要的結構性變遷。此外,王官學散為百家學的思想變遷,應注意處士及游士出現的歷史意義。至於百家爭鳴的重要學派,主要以儒、墨、道、法四家為主,重點應放在各家針對時代變遷的理解、批判與行動之不同,將學說思想置於大的歷史社會脈絡中進行了解。

(三)關於大一統帝國的出現、郡縣制、官僚制度等帝國體制主題,應著重於大一統思想的形成、帝國的基本結構與運作方式,以及秦漢時期皇帝與丞相(或君權與相權)的關係、政治與學術思想的關係、朝政運作及官員選用等等的變遷,均是必須注意的重點。隨著秦漢時代帝國版圖的擴大,也必須注意華夏世界的周邊關係,主要範圍包括北方草原、西域、西羌,以及長江以南的地區等等。

 

單元二:中古的變革(魏晉南北朝、隋唐)

一)關於漢唐之際的大變動,其重點之一應放在戰爭頻仍、政治分裂、人民移徙之下,各個區域或政權所面臨的困境、發展與相互關係。

(二)從漢晉以迄隋唐,世族門閥具有重要的地位與影響,而世族門閥的出現,有其社會與經濟基礎,因此世族的衰微與門第社會的消融必須特別注意,並結合相關史事,以呈現該時代特色。

(三)關於隋唐盛世,重點應擺在「盛世」如何形成;至於安史之亂,則應注意唐代由盛而衰的原因及其影響。

(四)關於魏晉以來的胡漢互動,以及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應特別注意,另外重點還包括此時期胡化與漢化兩種趨勢的歷史意義。關於唐代的「國際化」,應注意絲綢之路對於中西交流的影響,以及胡風對於唐代的影響。關於中國文化的遠被,則應特別注意東亞文化圈之形成內容。另外也要注意佛教之所以能「中國化」的關鍵條件或過程,並強調此一「中國化」的歷史意義。


單元三:近世的發展(宋、元、明、清)

(一)宋代與遼、金、西夏以「國與國」形式互動的新秩序,有別於華夏傳統天下觀。應著重此一新秩序的認識,可以「澶淵之盟」的歷史意義為例來說明。近世時期北方民族興起,與中原王朝的和戰,彼此碰撞交融,使得「征服王朝」與「多元文化」成為「近世」的一大特色。應注意征服王朝的內涵與歷史意義。

(二)重點可放在由唐到宋的經濟變革,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與歷史意義,以及明清商品經濟、白銀資本的形成條件。其次,也需注意移民的不同成因,及其在政經文教上的廣泛影響。

(三)必須注意科舉對於士大夫身分取得與階級文化形成的影響,而宗族社會與士紳社會,可說是同源於儒家的綱常倫紀,且共同構成近世以來的兩大社會特色。關於明清士紳,應注意紳權在中央屬性及地方屬性上的二元性格,及其對於清代以來政治社會的影響。


單元四:近代的衝擊(晚清)

(一)關於太平天國,必須注意其民變的形成原因,以及政府與民間社會,特別是士紳階級的理解和因應;關於戰爭或民間宗教的細節,則不需要強記。

(二)關於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八國聯軍等主題,應將重點擺在西方為何要打開中國門戶,以及條約體制取代朝貢制度後,中國本土所遭受的各種影響,與被迫進入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和政法秩序時,所面臨的處境。西力衝擊與西風東漸未必都是負面的,因此需從不同層面來關注。

(三)關於「自強運動」,應著重於晚清初期回應西力入侵的幾種方式,及其轉變的關鍵。關於戊戌變法與立憲運動,重點應擺在以維新變法為主的因應方式,尤其著重其所以產生的歷史背景、影響與歷史意義。


單元五: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一)關於辛亥革命的重點,應擺在革命之所以成為回應西力衝擊主要方式的歷史脈絡,同時應注意辛亥革命的得失成敗與歷史意義。關於民初政局,必須注意從黨派分歧及袁世凱的推動帝制,尤其民初各方人士對於政府體制建構的不同思維與行動,以及民初實行議會民主政治的折衝與困境。

(二)關於五四運動,應著重晚清以來器物、制度層面改革失敗之下,「五四運動」做為思想層面的革命,其之所以產生的激切環境,與救亡圖存的強大動機。而五四運動的重點相當豐富,胡適、陳獨秀以及幾位重要的白話文作家應該認識,婦女解放亦需特別注意,對於傳統全盤否定的部分,也必須注意。

(三)關於北伐及十年建設中區域的現代化部分,應注意其實際發展的成果,尤其可從全國性及區域之間的變遷來了解。另外還應該注意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及其訓政體制內黨政軍的關係。

(四)國民黨和共產黨,以及國共關係的演變,是主導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發展最重要的政治因素,應特別注意。尤其關於國共內戰,重點應放在戰後外交與政經情勢的演變,以及雙方決裂終而交戰的關鍵原因,由制憲、行憲所引發的衝擊,應加以注意。


單元六:共產中國與兩岸關係

(一)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政黨性格、出現的歷史背景,及其終能壯大的歷史緣由。其次必須注意中國共產黨於國共內戰中終獲勝利的條件和原因,並且需注意建立政權之初以至文化大革命,內部不斷發動各種鬥爭和運動的現象。

(二)改革開放後的發展,應將重點放在改革開放政策走向的確立,以及經濟發展所造成的重大變遷;同時應注意改革開放並未觸及思想與政治放鬆管制的原因,對於 1989 年天安門事件所標誌的民主運動,亦應有所注意。


第三冊:世界史(上)

單元一:古代文明的遺產

(一)對近代考古發現與古文明的重新認識,並注意尼羅河、兩河、印度河與黃河四大古文明的重要內涵或特色。

(二)了解從大約 800 B.C 300 B.C.,世界四大古文明的內部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文化變動。這些思想變革奠下了這些地區爾後文化發展的基調,這樣的演進過程是主要重點,並且要注意上述文明地區思想變動的特質與重要內容。

(三)了解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政治發展的新典範,其民主政治的演進及其特色是主要重點。必須注意羅馬從城邦到帝國,與從共和到帝制的變化,其重點在理解羅馬的共和體制之內涵與精神,及其遺留下來的「共和主義」傳統。


單元二:普世宗教與中古文明

(一)掌握三大宗教的差異性與特色,包括佛教的誕生與其根本理念,以及孔雀王朝與早期佛教的發展,還需注意印度教在印度的發展及對東南亞文明的影響。

(二)基督教的興起及其傳播,包括基督教的誕生、早期的教會及其理念、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發展、及其在東歐地區的擴張。還需注意教會與中古西歐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的關係,也要注意希臘正教與拜占庭社會、政治與文化生活的關係。

(三)注意穆罕默德與伊斯蘭教的創建,以及伊斯蘭信仰的要義與不同宗派。需注意早期伊斯蘭帝國的擴張,包括奧瑪雅王朝與阿拔斯王朝的發展,也要注意阿拔斯時期穆斯林社會的發展,與伊斯蘭古典文化的形成與其重要內容。


單元三:世界文明的蛻變與互動

(一)十一世紀晚期,西歐發動十字軍運動,十字軍雖未達成宗教目的,卻帶來東西方的文化、貿易接觸,有助於歐洲王權與商業的發展,這是必須注意的重點。另外需注意十二世紀以後,西歐地區商業復甦、城市興起,衝擊了中古的封建秩序。而十四世紀中期的黑死病則進一步促成西歐社會的變化,在商業與城市復甦之外,中古後期也見證大學的興起,西元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義大利發生文藝復興運動,是歐洲文化的重大轉折。必須注意義大利的特殊歷史與文藝復興運動的關係、「人文運動」的意義與內涵、重要人文學者與藝術家的貢獻。

(二)了解大航海時代人類的航海活動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首先需注意歐洲人來臨前的美洲古代文明之發展,重點之二為比較鄭和下西洋與歐洲人航海探險的動機與成就,必須注意航海與探險導致的歐洲政治、經濟、文化疆界的擴張。重點之三在於了解東方與西方、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的文化互動。

(三)注意日本戰國到德川幕府時代的政治變遷;俄羅斯在北亞地區的擴張是此一時期的重點之一。還需注意十六到十八世紀伊斯蘭世界的變化,包括:鄂圖曼帝國與印度蒙兀兒帝國的政治、社會與文化發展。


單元四:歐洲勢力的崛起

(一)需注意中古後期以來,歐洲主要國家如西班牙、英國與法國等的發展,尤其是其政治體制的變化。十六世紀前期,歐洲發生宗教改革運動,此一運動瓦解了歐洲的一統教會,帶來信仰的多元化,也加速了教會的民族化,有助於近代民族國家的建構。而近代國家的興起,帶來新的國際政治秩序,亦是必須注意的部分。

(二)注意近代早期,亦即十六到十八世紀,世界經濟與社會的變動,這個時期世界經濟發展的特色是商業資本主義的興起,透過遠洋貿易,歐洲人將世界整合在一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而十七世紀的美洲、東南亞、中國沿海、臺灣

與日本,也被納入此一貿易網路之中,因此,亦有了解之必要。

(三)了解歐洲的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是近代世界思想最重要的發展,重點包括: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十八世紀啟蒙運動的發展、理性主義的形成,及其與現代性的關係。


第四冊:世界史(下)

單元一:遽變的時代

(一)應注意美國革命之起源、獨立戰爭的發生與經過,分析〈獨立宣言〉的政治思想,並將重點置於獨立後美國的制憲運動與美國民主政治的成長。

(二)法國大革命是近代世界史的重要轉捩點,首先必須注意革命的背景及早期革命的發展,包括政府的財政危機與改革,「三級會議」的召開與「國民會議」的形成,以及〈人權宣言〉的內容與法國的革命改造。進而注意法國大革命從君主立憲到共和政治的轉變,最後重點擺在拿破崙的崛起與成就,及其對歐洲的影響。

(三)工業革命不但使人類的經濟生活發生根本轉變,整個社會與政治也受到激烈衝擊。應注意什麼是「工業革命」,而工業革命發源自英國,必須注意英國有哪些特殊的歷史條件,導致工業革命的產生。


單元二:資本主義國家的挑戰

(一)了解自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以來,資本主義如何邁向高峰,形成對近代世界社會與文化的衝擊。重點之一為以西方英、法、美、德、義為對象,注意在工業資本主義和國家主義的影響下,各國的內政有何重要的改變?重點之二為從西方國家內部工業資本家的勢力中,未注意外交上新帝國主義的崛起。尤其如工業資本主義、國家主義、新帝國主義、保守主義、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等十九世紀的政治思潮。

(二)相關重點還包括 1830 年與 1848 年歐陸的革命浪潮,前者代表中產階級自由主義的勝利,後者則代表勞工階級爭取政治權力的一個嘗試。1832 年、1852 年與1867 年的英國進行國會改革,這些改革使英國不必經過流血革命,而能進行民主化。在 1860 年代,美國因黑奴問題發生內戰,需注意美國內戰的起源與意義,並注意其資本社會與所謂「重建時代」的關係。

(三)注意日本明治維新運動及其成功的因素以及暹羅(泰國)近代的新政改革。


單元三:歷史的轉折

(一)注意此時期出現的「世紀末」心態,一次大戰更加強此心態,另外也要注意戰前的國際背景,以及戰爭爆發原因、經過和影響。

(二)大戰末期,俄國爆發大革命,俄共奪得政權的過程必須注意,其次的重點為一次大戰前後蒙兀兒帝國、俄羅斯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命運和轉變。


單元四:世界霸權的爭奪

(一)1929 年的「經濟大恐慌」是主要重點,它促使日本加緊侵略中國,進而引發中日全面戰爭;同時,它也影響義大利和德國法西斯政權之崛起及對外擴張,最後釀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另外,這段期間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及國際共產勢力的滲透擴張也值得注意。此外,這裡的重點也擺在大戰的原因、背景、經過和影響以及聯合國的成立。

(二)「冷戰」初期,世界兩大政治集團對峙的情勢是主要重點,而戰後第三世界的覺醒與區域統合的組織亦必須注意。

(三)東亞地區包括日本戰後政局、臺灣海峽兩岸國共對立、韓戰及其影響等,成為此時期另一個重點。

(四)所謂「六年代」,大約指 1963 年至 1973 年之間。1963 年越戰日益加溫,美國內部民權運動邁向高峰,到了 1968 年,法國學生運動更帶動了全世界反戰高潮,左派思想成為激進青年的指南。


單元五:我們生長的時代

(一)了解六年代以來,族群、階級、性別和環境意識興起,不僅影響社會和文化的變遷,而且也塑造了人們的新價值觀和「多元文化史觀」。應以「多元文化史觀」來解釋現代社會中族群、階級、性別和環境的問題。全球化的現象,是超越國際邊界的思維和行為,「全球化」與「在地化」之間可能有合作利用的關係,也可能有對抗互斥的關係,均需注意。

(二)注意二次大戰結束以後,日常生活和大眾文化的變遷。這種現象可以從五年代興起的「現代化理論」及「六年代」的社會思潮為重點,並注意現代大學教育制度的興起和意義。

(三)注意二次大戰之後的經濟成長,經過越戰、以阿衝突、石油危機等等重大事件,到了 1980 年已明顯呈現衰退的狀況。美國總統雷根和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大幅刪減社會福利的預算,同時,左派的思潮和社會運動也走向低潮。這是個「新保守主義」抬頭的時代。而之後共產政權解體、歐盟成立、波斯灣戰爭、911 事件、美國反恐政策及 2003 年的美伊戰爭等都是「後冷戰時代」的大事。世界新秩序將是美國為主的「單邊主義」,區域性列強共存的「多邊主義」,或是類似馬哈迪「亞洲價值」的弱勢文化自主性思想,這些都需要注意。


第五冊:選修歷史(上)

單元一: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

(一)以儒家思想為主,歷史背景集中在宋、元、明、清時期,但「問題意識」之提出應與臺灣今日的社會與文化相關。

(二)首先討論孔孟思想的要旨,並扣緊其時代背景(可結合中國史的春秋戰國時期與世界史的哲學突破單元),接著討論宋明理學之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亦可結合第二冊中國史的宋明理學單元),並進而討論中國近世以來的家庭倫理與社會規範。

(三)由於臺灣今日仍有孔廟及祭孔儀式,因此,可先追溯漢唐之間儒家思想及孔子、孟子、顏回等人尊崇地位的起伏及交替過程。而後,從唐宋以來,討論書院、官學與孔廟的相互關係。


單元二:道教與民間信仰

(一)本單元以道教為討論對象。由於必修課程(第二冊中國史)缺乏敘述道教如何在中國興起及其對東亞的影響,本專題首先應特別說明道教之興起及演變。而後,從道教討論唐宋以來民間之生死、問卜、畫符、念咒……等觀念及其對大眾文化的影響。

(二)了解多神信仰與民間社會息息相關。從觀音、關帝、城隍、媽祖、王爺至土地公等信仰不僅觸及民間精神心靈,而且與地方社會結構、文化習俗密不可分。本單元在準備上應避免一一記誦各神明之來歷,而應就社會及文化史之角度剖析民間信仰對歷史之影響。


單元三:醫療與社會文化

(一)首先簡要認識「經脈、氣與人體之關係」,並了解針灸醫術何以發達。其次,本草治病的起源甚早,由於本單元針對唐宋以來儒醫興起,偏重以本草治療,而到了近代,中醫草藥治病的取向又與「科學」的醫學觀念或技術產生另種關係。此外,也必須注意宗教醫療,以醫和巫的關係為主軸,依歷史發展呈現醫療文化與社會之關係。

(二)關於「中西醫的相遇」單元,必須認識十九世紀下半葉以來,西方醫學及醫療的新觀念及社群機制,例如醫院、專業醫生、細菌學、解剖學、開刀手術等,傳入中國後所造成的各種反應。本單元可參考第二冊中國史的第四及第五單元,及第四冊世界史(下)的第三單元,即從新文化、新思潮的衝擊,了解中國及臺灣社會裡中西醫之間的關係,例如:為何有「廢中醫論」、「廢醫存藥」之說?為何有中醫學會等團體成立?「科學中藥」有何新意?甚至這些「問題意識」之背後與國族主義或文化衝突有何關係?


單元四: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

(一)對於茶與華人生活之密切關係已無庸置疑,然而茶也是種植物,它最初如何形成飲料?不妨與上一單元之「本草」一起了解比較。另外,宋代以來,飲茶及茶坊之普及與社會經濟有何關係?與禮儀習俗又有何關係?這些問題都值得注意。

(二)了解傳統中國社會的飲茶文化往往與聽戲、說書有關。本單元可以從市民生活及休閒文化入手,理解戲劇及通俗文學之演變,更可從戲劇及通俗文學之內容認識民間之倫理價值及社會規範,藉此還可以與本冊第一及第二單元相連結,使得本冊各個專題之間形成整體性的視野,而這最有可能是指考選修歷史常出現的題組型試題,例如 100 年指考試題即是如此。


第六冊:選修歷史(下)

單元一:從華僑到海外華人

(一)本單元以近五百年移居海外的華人為主,必須了解他們在不同時期外移的主要動機,移居的地區以及他們的文化和政治認同感。因為所謂華僑指的是「sojourners」,在心理上屬於「異鄉客」,仍然認同原鄉的文化及社會。而所謂的海外華人,指的是心理上已大致接受(acculturation)當地的社會、文化或政治,他們已屬於當地的一個族群(ethnics)。「從華僑到海外華人」不應只是歷史上的現象,可以藉由第一手資料及當代學者的歷史論述,嘗試讓考生進行分析研判能力。

(二)另外要注意的是,從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明、清帝國的政局、人口增長、華南社會的特殊問題。另外,此時人民日漸外移,一支前往澎湖、臺灣,一支遠赴東南亞,尤其自十八世紀來,移民南洋和經商在質量上都有重要變化。而從十九世紀中葉起,有些移民轉往美國、歐洲及世界各地。他們如何生活、如何適應當地的社會和文化,一代接著一代,心態上逐漸轉變都須注意。其次,在二次大戰後,曾掀起另一波移民潮,從中國大陸避居海外。六年代以來,從臺灣赴美國留學及移民者日漸增多。他們改變了海外華人的結構,同時也影響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甚至有些還參與政治,試圖左右當地或臺灣的政局。以上這些重點都必須提醒考生注意。


單元二:生態環境、物質文明與近代人文生活

(一)本單元應從「自然/物質—文化/文明的互動關係」來認識近兩百年來物質文明、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活的關係。就史實而言,免不了敘述工業科技的發展;但就解釋取向而言,應避免只介紹「科技史」而已,這是在準備此單元上要注意的地方。

(二)有關每個時代中對自然生態及物質文明的描述記實,以及時人對「自然/物質—文化/文明」的論述。另外有關 1960 年代以來的部分,應多注意臺灣的實例,尤其從這些實例中反應臺灣與世界「地球村」的密切關係。


單元三:資訊傳播媒體的普及

(一)了解近五百年來各種資訊媒體進步的過程及其影響。就進步的過程而言,可以從純手工的、手工操縱的機械、動力的機械、至數位化的時代。就資訊媒體而言,可以分為文字的、圖像的及語音的幾大類。亦可讓考生閱讀當代有關資訊媒體的理論性作品,讓考生能具備深度的思想。

(二)由於第一手史料可以摘錄某個時代、某個人的自傳、回憶錄、記實作品、甚至小說等,因此,應讓考生能從內容中分析當時資訊媒體的使用狀況及生活。另外,也要注意到,除了文字書寫的史料外,有些靜態的或動態的圖像文本也可當作第一手史料。而古文物如果能實地觀察原件最為理想,否則以圖片代替也無妨。其次,各種資訊媒體無不表述某些訊息。然而,文本有真偽之分,同時也各有立場觀點。綜上所述,本單元建議可揀錄幾則實例來培養考生分析考證的基本能力。


單元四:歷史是什麼?個人的反思

(一)由於本單元是本冊的最後一個單元,也是三年來高中生學習歷史的最後一個章節,因而回歸「史學」本身,提供高三考生學習歷史的反思,例如:「歷史是什麼?」「學習歷史與現實人生、社會有何關係?」等課題都是需要注意的。

(二)本單元強調學生「個人的反思」,因此,可以提醒考生注意兩大主題,包括:1歷史是什麼?歷史意識是什麼?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之間有何關係?2史學成為獨立的學問,是否有何不可取代的理由?人們認知過去有何意義?歷史知識、歷史思維能力與現實人生、社會有何關係?當然,如何「善用」歷史知識及思維能力,如何避免「濫用」?也是需要考生去留意的議題。


 時事題點

100 年以來,世界各地發生了不少重要的新聞事件,隨後也成為了歷史,雖說時事部分不見得是大考出題委員的出題方向,但仍是一個值得預測的方向,也可以藉此提醒考生注意。例如:北韓領導人金正日的逝世,在前陣子是備受關注,回歸到高中歷史教材裡,包括三一運動與韓戰在內的韓國歷史則值得注意。其次,去年如火如荼爆發的北非、中東地區所謂的「茉莉花革命」,我們則可以提醒考生注意世界史裡頭所提到的伊斯蘭世界歷史,包括中古至現代史部分。另外,對於這兩年引起關注的歐債風暴以及希臘的財政問題,也可以對照世界史提到的希臘歷史發展以及歐盟、歐元的發展歷程,甚至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歷史也都值得留意。

 

 

以上內容

截錄自翰林101指定科目考試趨勢分析

arrow
arrow

    chint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