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的意義在於複習,只有循序漸進認真地複習才能考出好成績。而情緒的穩定或信心的培養也都植根於雄厚的知識土壤。為了有系統的全面複習,考前應該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計劃不需要訂得很細,使自己寸步難行,而要預留彈性,才能隨時調整,做好萬全準備。倘若考前沒有任何規劃,複習順序雜亂無章,甚至有的科目或章節還沒複習完就倉促上陣,考試時自然心慌意亂難以應付。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沒有充分準備就參加考試,往往會不擊自潰;未雨綢繆才能掌握考試的主動權。

 不論是平時的課後複習,抑或考前總複習,有效的複習必須根據個人學習情況來擬定一份複習計劃。就像建築師在建造樓房之前,必須先畫設計圖一樣。複習計劃要有明確的目的,且需對複習內容、需要的時間作出具體安排。而唯有擬訂切實可行的計劃,才能保證忙中有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複習。

根據個人特點訂計劃

根據自己特點制定的複習計劃,能使我們在學習過程保持充分的主動,隨時彌補不足之處。因此制定計劃前,首先要瞭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如:諸多學科中,自己的強弱科目是什麼?每一學科的薄弱環節在哪裡?各個學科在這次考試中所占比例如何?一天當中自己精神的高低潮各在什麼時間等等。不妨拿一張紙,邊回憶邊分析,當你詳細地瞭解自己之後,複習計劃便有了基本的擬訂依據。接著制定長期複習計劃。

擬訂長期計劃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安排各學科的主要複習時間。數學、物理、化學等重推理的學科,因其重理解勝於記憶,最好安排在複習時間的中前期;至於語文、歷史等以思想和概念為主的學科,因記憶重於理解,可以安排在複習時間的中後期,才有充分再回憶的時間。第二個步驟是找出自己知識體系中的薄弱環節,進行重點突破。重點突破時須注意,每段時間最好只設定一個突破點,解決後再進入下一個。

長期計劃必須透過一個個的短期計劃來完成。短期計劃可以「週」為單位,但應注意:

1.不要縱容自己的好惡,如經常用一個整天的時間複習自己喜歡的功課,而要保持各個學科齊頭並進的良好習慣。

2.不要訂定不符實際的計劃,一定要有張有馳,否則容易因為計劃完成不了而產生壓力,這種受挫感會嚴重影響自信心。可以每週末在一個小本子上,將下一週的計劃安排好,每天晚上再把明天的計劃安排好。每完成一項就在小本子上劃掉。這樣每劃去一天的計劃或一週的計劃,就會產生一種難以表達的喜悅。在做短期計劃時,要將長期計劃中的待突破點置於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時段。

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是一套完整的複習系統,除了這個複習系統之外,準備考試者還應該制定另一套複習系統,如下圖所示:

 

循環複習

    ↓

強化複習

    ↓

最後複習

 

循環複習指考前較長時間內的複習,它需要學習者一遍遍地複習,以找出自己潛在的每一個弱點;強化複習則指考前幾天提綱挈領的大略複習,主要是對內容整體的把握;最後複習則指考前一天對重點或弱點的簡單複習,主要目的是為有效地記住線索,避免在考場上要用過多的時間思考。

複習計劃不僅能使你更有效地利用時間,也會使你產生一種能掌握生活的微妙感覺,這種掌握感能使你每天都保持奮進的態勢和力量。

避免錯誤,合理安排

盡量避免一些複習安排上的錯誤,就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這些錯誤主要有:

1. 時間安排失當,無關緊要的瑣事耗時過多。

2. 功課常常是在手忙腳亂中完成的。

3. 學習中很難分清主次關係。

4. 學習前緊後鬆,做事有頭無尾。

5. 常常猶豫不決,不知下一步該做什麼。

6. 經常發現自己在做不必要的重覆。

有效地利用時間

臨考前,時間也許是最讓人焦慮不安的,總希望能有多一天的時間來複習,但卻無法增加。解決的途徑只有一個,就是克服「拖延現象」,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建議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1.  克服拖延現象。拖延的壞習慣對完成計劃極為有害。當然這一壞習慣不是馬上便能克服的,在此介紹四個步驟,幫助你逐漸克服這一陋習。

(1)靜下心來。如果精神緊張,自然無法安心學習。能盡快靜下心來的有效方法有二:一是坐下來學習前,花幾分鐘做些簡單卻劇烈的運動,如原地跑步、交互蹲跳或跳繩;二是準備好所需文具、書籍,因為造成拖延時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坐下後又站起來找東找西,遲遲不能開始著手學習。

(3)讓任務明確。給自己明確的任務有助於集中注意力,在考試中考出自己的最高水準。

(3)複習任務「化整為零」。考前複習最令人生畏的,是複習量大而範圍廣。為此應採取的最佳策略是「化整為零」,具體來說就是先翻閱一下課堂筆記,找出基本概念與主要問題,然後再把第一個概念及相關問題的筆記擺在面前,複習好第一個後,再複習第二個、第三個,依次類推。

(4)確定完成任務的最後期限。方法之一就是按照課程單元或課堂講授的不同概念,確定複習期限。這樣才可以根據預定的日期來安排自己的複習進度。

2. 提高時間利用效率。時間對考生尤其重要。在克服拖延現象後,若能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將更有助於完成複習。有效利用時間的第一步是了解哪些事情造成時間的浪費,這樣便可以有效地制訂出節約時間的計劃。通常學習者可以再利用的零碎時間有以下四種:

(1)有選擇地看電視。打開電視毫不費力,但關掉電視卻不那麼容易。因此看電視尤其需要選擇、控制,除非是非常有價值的節目,一般還是不看為佳;不過收看新聞節目是必須的,但在看新聞時最好站著,不要坐下。

(2)充分利用「等候時間」。每天等車、排隊買飯或排隊看病的時間,乍看耗時不多,事實上這些時間累加起來非常可觀,務必充分利用。利用「等候時間」的最好辦法就是隨身帶上一本書或攜帶方便的筆記本或複習卡。

(3)利用「中途時間」。每天往返學校途中自然要耗費一些時間。如果是乘車去學校,最好攜帶摘錄卡,乘車時記憶單字、公式或其他零星內容。如果騎自行車去學校,應考慮天氣情況和路途所需時間,計劃好離家時間。如果每天需要穿過交通擁擠的地段,最好隨身攜帶筆記或複習卡,以便塞車時也能稍做複習。

(4)練習說「不」。遇到一些不想參與的事情,但又礙於情面不好拒絕,常會發生耗時甚多的情況。這時應當果斷地說「不」,最好是堅決而有力地拒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讀書計畫 複習計畫
    全站熱搜

    chint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